提现定期:一旦你达到最低提现额,就将你的收益提现以避免损失。(定期存款提现)

定期提现策略是一种风险管理策略,旨在通过定期将收益提现来避免损失。该策略适用于投资于波动性较大的资产,例如股票或加密货币。
好处
- 降低风险:通过定期提现收益,你可以减少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如果市场出现下跌,你已经累积的收益将受到保护。
- 锁定利润:通过定期提现,你可以锁定已实现的利润,从而确保至少获得一部分回报。
- 保持流动性:定期提现可以让你保持投资组合的流动性,以便在需要时获取资金。
如何实施定期提现策略
要实施定期提现策略,请遵循以下步骤:1. 确定最低提现金额:设定期最低提现金额,以避免频繁的小额提现。2. 选择提现频率:决定你希望多久提现一次,例如每月或每季度。3. 坚持你的策略:无论市场状况如何,都要坚持你的提现策略。示例
假设你投资了 10,000 美元于股票,并决定每月提取 5% 的收益。如果你的投资在一年内增长了 10%,那么你的收益将为 1,000 美元。根据你的策略,你将每月提取 50 美元,总计 600 美元。这 600 美元将得到保护,即使市场出现下跌。注意事项
定期提现策略也有其局限性:- 错过潜在增长:如果你在市场上涨期间提取收益,你可能会错过潜在的进一步增长。
- 税收影响:经常提现可能会导致税收影响,具体取决于你的税务情况。
- 并不是适用于所有投资:定期提现策略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投资。例如,如果你投资于定期存款,通常需要持有较长一段时间才能获得最佳收益。
结论
定期提现策略可以是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适用于投资于波动性较大的资产。通过定期将收益提现,你可以降低风险、锁定利润并保持流动性。但是,重要的是要权衡该策略的优点和局限性,并根据你的个人财务目标做出明智的决定。定期存款到期后,为何一些有钱人会把钱取出来?
定期存款既然已经到期了,不取出来的话,未设自动转存的存款按照活期利率计息,太不划算了,会影响收益的。 定期存款到期支取的原因N种:一、未设立自动转存。 这是最基本、最起码的一个支取现象,定期存款到期了,当初存款时并没有约定自动转存,只是约定存定期期限(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5年)存款既然已经到期,也不打算继续存了,不如取出来,反正存在里面也是按活期利率计息。 这种情况普通存在于资金较小的时候,比如1万元定存到期后未设自动转存,按活期0.35%利率一年才35元利息,不如取出来呢。 二、存在利率更高的银行。 银行定期存款到期后,不打算继续存此银行,因为发现了存款利率更高的银行。 现在银行存款揽储竞争激烈,拉个存款非常不容易,首先在利率上就要有更吸引客户的东西,只要比其它银行高,哪怕高0.05%可能一宣传就可以引来大批客户存款,定存到期后已经赚回本来了,立马取出来存另外一个利率更高的银行里面去。 三、有更划算的理财方式。 存款之前并没有合适的理财投资项目,就在存款之际,突然发现了一款适合投资的理财产品,只好等存款到期支取出来买理财。 理财产品相当于存款,产品预期收益率高于同期存款,银行理财产品、国债、货币基金理财产品都是比较稳定安全的几款理财产品。 四、碍于情面换作另外一家银行给员工顶任务。 银行揽储任务下达到个人以后,银行员工开始大显神通的时候到了,更多的时候采取软磨硬泡的办法,没有捷径可走,就是一次一次地上门宣传银行优惠政策,套近乎拉感情,直到客户来存款为止。 很多人碍于情面,被银行员工找上门多次,不耐烦地等存款一到期默默地取出来存进了另外一个银行,从此摆脱了纠缠。 五、急需这笔定存资金。 生活中、工作上、个人遇到了资金短缺的情况,需要这笔钱救急,等到存款一到期,不管是朋友、家人来借,还是自己需要消费、应急,反正就是用钱,没钱办不成事情,只能说取就取,取出来缓解压力了。 这个问题问得有些叫人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定期存款到了期,不取出来难道等着存款和通货膨胀PK?还是等着试试购买力能下降多少?还是实验一下存款放一辈子不取的结果有几种?取款自由是银行存款的原则之一,就不要管别人存款取款的理由了。 定期存款到期后,为何一些有钱人会把钱取出来?他们不是炫富,也不是钱多人傻,而其中有个小秘密,也许你还不一定知道? 大家都知道,定期存款约定自动转存的,到期后原本金和利息合并为新本金在转入下一个存期,利率以转存日挂牌利率执行。 这其中就有个漏洞!有很多银行都是执行以上办法,但有的银行却揣着明白装糊涂。 银行存款一般有三种利率,其一基央行颁布准利率,其二商业银行挂牌利率,其三商业银行优惠利率(也称临时执行利率)。 以一年期利率为例,基准利率1.5%,大银行一般挂牌利率1.75%,但银行搞活动时可能执行优惠利率1.95%。 如果自动转存,系统默认1.75%,如果银行营销新开户,柜员手动操作则执行1.95%。 这样一来,银行简直是闷声发财!当然,有钱人把取出来也有其他原因。 比如找到了新的投资项目,需要用现金;觉得其他理财产品或大额存单等更划算,取出来重新配置;更或者觉得该银行服务和产品不符合本人胃口,将现金取出来转移到其他银行等等。 但是,以上所有取出大额现金的可能性都很小,不论哪种需要完全可以存入银行卡,不论投资,换产品,换银行等完全可以刷卡或通过手机银行网银转账嘛。 带巨额现金多不安全,反而让别人觉得你就土豪一个,你说是吗? 定期存款到期了,肯定是要把钱取出来的! 定期存款到期了,好多人都把钱取出来,这是为什么呢。 下面就来为大家讲一下,为什么会把定期存款取出来。 1、自己需要花钱 定期存款到期了,好多人把钱取出来主要是需要用钱了。 这样把钱取出来以后,就能买一些东西,或者是有其他的用途了。 2、寻找其他投资机会 定期存款毕竟利息不高。 定存到期了,取出来可以观察下是否有更好的投资机会。 比如可以做个一年期理财,这还是比一年存款利息高一倍左右了。 现在一年理财利息大概是4%左右,这样还是能够赚高一倍的利息了。 也可以到其他银行看下是否利息更高,这样能够轻松的多获取利息收入的。 还可以看看股市等是否有更好的获取高收益的机会。 3、避免利息损失 定期存款到期以后,好多银行不给转存定期。 也有的银行转存定期的时候会按照较低的利率转存。 这些都是可能造成损失利益的地方。 不给转存定期,你只能是获取活期利息,现在活期利息只有0.35%一年。 这就感觉很吃亏了。 还有的银行给你转存,但是利息都是按照稍微低点的利率转存的,这也有点吃亏。 因此,定存到期了,最好是把钱取出来最好。 综上所述,定期存款到期了,把钱取出来主要是需要用钱了,或者是想避免利息损失,还有就是寻找更好的投资机会。 多谢支持!定期存款到期后,一些有钱人会把钱取出来,一般来说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这笔钱有了新的使用规划,另一种则是寻求更高的收益。 就以某家银行的三年期大额存单为例,如果直接在手机银行上购买,年利率4.18%,到期后才能付利息。 但是如果到柜台办理,同样是4.18%的年利率,但是可以按月付息。 这样一来利息还能继续理财,综合收益就会超过4.20%。 对于定期存款来说,越是大额的存款往往就能享受更多的利率上浮优惠,如果没有约定自动转存,那么到期后就会变成活期。 如果约定了自动转存,到期后的利率优惠也就没有了,只能按银行当日挂牌利率。 当下银行为了揽储普遍有利率上浮,自动转存往往享受不到。 随着物价上涨,我们实际享受的利率是负的,存钱存的越久贬值越多。 一些人存款到期后就会考虑进行别的投资或者使用。 不管是用于投资房产、股票,还是用于购买奢侈品,子女留学,把钱取出来随时备用就很现实了。 考虑到定期存款不能直接转账或者消费,即便不取出来,也要保持活期的状态,随时可以使用。 如今大额存单利率较之普通存款高出不少,一些人会在原来的定期存款到期后货比三家,选择利率更高的一家存款,或者再从别的银行账户转一笔钱,凑到一起自然就能达到大额存单标准享受更高的利率。 此外购买理财产品或者结构性存款也能获得更高收益,流动性比原来的定期存款要好得多。 即便是同一家银行,定期存款到期后也可以咨询一番存款利率,看看有没有优惠。 如果达到一定金额,工作人员都可以尽可能的按照一定比例上浮,较之直接转存要划算的多。 最后,使用银行转账都会留下记录,而使用现金则不会。 一些做生意的人会取出现金给员工发工资奖金,更方便做账,达到节税目的。 至于有没有人取出现金后找地下钱庄兑换外汇,或者用于赌博、行贿等非法用途,就不是我等所能预测的了。 定期存款到期后,如果不取出来,部分银行会按照之前的存款时间自动再转存一期,利率按照最新的。 另一部分银行会转成活期或低利率存款,不划算。 此外,到期前一般都会规划好钱的用途。 1.定期存款到期之后,若不取出来会少赚钱。 由于定期存款到期之后,如果不取出来,要么银行转存一次,要么转活期,无论哪一种,都不会选择最好利率续存,相当于少赚利息了,这不划算。 2.定期存款到期之前,很多朋友已经规划好用途。 大部分人都有个习惯,在定期存款到期前会把钱的用途规划好,是取出来购物买房?是继续存定期?还是买其他理财产品?故到期后,会把钱取出来。 3.随着投资理 财经 验提升,很多朋友不再存定期。 随着移动网络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朋友意识到银行定期存款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例如中途取出来损失收益,期限太长不灵活等。 市面上已经出现很多收益高于定期,灵活度更好的理财产品,供大家选择?这也是一个大的原因。 总而言之,无论是定期存款还是购买别的理财产品,目的都是在安全前提下获得高收益。 而定期存款其自身的劣势,使得越来越多的朋友不愿意再做定期存款。 大南山伯爵,NUS博士后,曾管理百亿级零逾期、零坏账平台,用专业的知识、大白话的方式为您科普投资理财知识,让天下没有难懂的金融!欢迎关注、留言交流。 这是由用户习惯所决定的,目前的年轻一代理财选择很少以银行定期储蓄为主,大多数都是银行理财或者互联网理财,这类理财基本上可以忽略一个时间周期的问题,到期之后继续转存为同类型的理财产品保持一种复利的影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利滚利。 但是一般的银行定期储蓄并不支持当前的这种模式,并且选择银行定期储蓄的用户以年龄稍长者为主。 这类稳健型理财群体会非常细心的将之前所存储的银行定期储蓄时间周期记录下来,因为每年的银行周期利率是有所浮动的在到期之后,会将这笔钱取出来重新进行新的理财方式选择。 以我身边的为例很多年喜欢定期储蓄的家庭在定期到期之后,会让这笔钱取出来利息当做生活费再重新添加一笔资金去进行新的稳健型资金理财选择,这些年在银行相关工作人员的宣传之下有很大一部分定期储蓄投资者转向了国债或者稳健型的银行理财,因为相比单纯的银行定期储蓄这两类理财利率是有所提升的。 据我了解,定期存款到期后,确实有很多人都会把钱取出来,至于取出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存款到期后,取出来看一下实际收益,满足自己的理财收获感。 2.没有约定到期转存的,必须取出来重新存才能再次获得定存收益。 3.到期约转的存单,约转时采用挂牌利率,而现在银行存款利率都是上浮的,不取出重存无法享受浮动利率。 4.有些投资者储蓄非常有规划,定存到期后,资金已安排好用途,比如购房,子女上学,结婚等需要资金。 5.投资者有了更好的投资渠道,到期后转入其他投资产品,比如余额宝,定期理财,股票,基金等等。 6.其实更多的人是一种习惯,他们可能没有明确的理财规划,也没有其他理财渠道,甚至暂时根本花不到钱,只是一种感觉和习惯,到期了,取出来看看,留下利息,本金继续存上,很多老年人就是这样的。 欢迎您分享自己观点和经验。 当定期存款到期之后,有一部分人将钱取走,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有更好的理财产品或者投资项目: 资本都是逐利的,哪里利润高就会流向那里,许多人存定期可能只是作为一种过渡的理财方式,当过渡期完了之后,这笔钱就又将回流到它之前来的地方去,例如:股市、楼市、投资项目或者生意上的资金需要等等。 二、新增资金比系统转存更有议价的权利: 当定期存款到期之后,如果是系统自动转存的话,那这次存的利息就是系统默认的利息,而不是你跟银行议价后形成的利息,一般来说,银行为了拉新增存款会上浮一定的利率来吸引储户,尤其是现在年末,很多银行都在做2019年新年“开门红”的营销活动,利率比平常会高一点,因此,许多人尤其是老年朋友为了使利益最大化,可能会把钱取出来再重新存! 三、给在银行工作的朋友帮忙完成存款任务: 银行的工作人员每个月都有各种业绩考核任务,其中,拉存款就是最重要的一项考核项目之一,尤其是到了年末的时候,任务完成和没完成对你的年终奖影响特别大,因此,银行工作人员为了完成任务可以说是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来拉存款,如果你为了帮这样的朋友,一般会将存在别的银行的存款转到他的银行里面来。 定期存款到期后,有钱人会把钱取出来,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会把钱用于其他用途了。 很多人认为有钱人就是把钱存银行,存定期吃利息的那种。 钱一般不会用,干嘛会把钱取走呢? 说实话,真正的有钱人能够承担更大的损失,但是他们更容易获得更高的收益。 很多银行信托产品能够达到5%以上甚至7%到8%的收益率,但是国家规定这些必须向合格投资者开放购买。 合格投资者实际上是指具备相应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人或者组织。 对于我们普通个人来说,具有两年以上投资经验,家庭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金融总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近三年,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国家这么做的目的,也是为了保证中小投资者避免遭受风险。 拥有300万的人亏损10%,还有270万。 而拥有1万元的人亏损5%,就只剩下9500元了。 资本的体量完全不同。 现在银行普通的一些理财产品,起诉标准是1万元到5万元,只有3%到4%左右的收益率,而且还不保收益。 保本保收益的大额存单,一般在国家基准利率2.75%上上浮50%左右。 如果上浮52%,仅仅能够达到4.18%。 普通的银行定期存款,尤其是国有四大行一般也就上浮30%到40%。 但是大额存单的起售限额是20万元以上。 各种理财产品,一般收益越高起售限额越高,有的能够高达100万以上。 所以,如果是有更好的投资项目或者理财产品,有钱人干嘛去购买低收益的理财产品呢? 定期存款到期后,有些人会将钱取出来,这是因为他们或许有更高收益的普遍投资渠道,也可能是对当前的定期存款利率不满意。 当前还有一种可能是流动性需求比较大。 总之,定期存款到期后,如果你默认自动转存的话,银行会结算利息然后将本金和利息所得按照新的一个存期再次存入定期存款,存期一般都是按照之前的进行。 比如说,你之前选择银行3年期定期存款,那么下一个新的存期也同样是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则按照当前银行的当日挂牌利率执行。 但是,也有一些银行并不是默认自动转存,而是按照活期储蓄利率重新计算到期后的存款利息,这样以来你不就是亏了吗?因此,有些投资者由于短期内没有流动性需求的话,再加上已经并没有更好的理财产品可以选择,于是就继续存入银行定期。 而那些取出来存入银行新的定期存款,或许是重新选择存期,也可能是别的投资方式。
我用银行卡存的死期。还没到期呢。我现在想用用微信绑定这张卡可以提现,充值到钱包里吗?
当然是可以的。 前提是:如果你的银行卡里面除了你的定期存款之外,还有其他的额外的可以使用的资金的话,是可以把这张卡绑定到你的微信里面的,然后给微信进行充值冲进他的零钱包里。 如果你没有其他资金的话,你虽然拥有这笔定期存款,但是目前因为他还没有支取出来没有到期,你是不能够使用的。 在你银行卡里面的可用余额是不能够体现这笔金额的,比如说你的银行卡你有¥20,000的定期,还有1000块钱的活期存款,那么这里银行卡App的总资产里面显示你有¥21,000,但是实际上到你进行转账或者支付款项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只有¥1000的可用余额。 你可以正常地把这张卡绑定在微信上也可以正常的,从零钱包里,白鞋钱提现到这张卡里,但是如果你想反向的把这张卡里面的钱提现到你的微信零钱包这种卡上除了定期存款之外,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才可以,否则你是没有办法进行充值的。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你急需要用微信支付一些款项继续花钱的话,你就必须到银行的柜台去让柜员帮你把这个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出来,或者是在银行的App里面,把这一笔定期存款提前支取。 但是要提醒你注意的是这样操作,你会损失非常多的利息,因为一旦你提前支取定期存款,哪怕是到期前的前一天,你这比定期存款他计算的利息都是从你第一天开始到结束,按照银行的活期利率来给你计算的活期利率是非常非常低的,所以你如果不是那种特别急需用钱的话是不建议,提前支取你的定期存款的这样操作损失,实在是非常的大得不偿失的。 给你举一个比较现实的例子,目前的定期存款利率一年期,大概在2%出头就算2%吧,但是活期的利率就非常的低了,大概只有0.3%左右,这两个差了将近七倍的关系,所以孰轻孰重你自己去衡量。 个人建议你如果急需用钱,而且也金额不是特别大,比如说远远小于你的定期存款金额,还是跟朋友或者亲戚稍微做一个周转吧,不要把定期存款取出来,这样损失太大,而且也没有必要。 因为你有定期存款的存在亲戚,或者朋友也不怕你不还钱,这就是你的一个信用的凭证。
如果我在银行存了死期,但急需用钱而取出,银行会按怎样的利息算?
按题主的意思,在银行存了“死期”,急需用钱而取出,银行怎么算利息。 那拿我的经历来告䜣你。 约在2年前,我有一张5万的3年定期存单,是信用社的,已经存2年多了。 当时也确实是没办法了,就去取钱,本来是打算全取出来的,只要2万,其余的再存进去,可服务员告诉我,只取2万也可以,其它的可继续存,直到到期,而你急需的2万元只能算活期取出。 没办法,只好照服务员的意思办了。 从我的经历你明白了吗?提前支取定期只能按活期利率算。 一般的活期年利率0.3%或0.35%,假如1万元存活期,年利率0.35%,利息只有35元。 而一年定期利率1.75%,则一年的利息为175元。 2019年各大行存款利率一览表。 一般情况下,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就按活期算利息,只是存的时间越长,损失的定期利息越多。 特殊情况是,您存了国债、大额存单等定期,这个只要存够半年以上,提前支取也是有利息的。 如果您的存款金额比较小,有急用提前支取是可以的,如果存款金额很大,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存款人年龄又在65岁以下,可以考虑存单质押贷款,贷款额度一般为存款金额的90%,这样即能解决燃眉之急,也不会损失定期利息。 朋友们好!如果你在银行存款的死期存款,急需用钱想取出来的话。 一般银行都是按照活期利息给你算的,如果是民营银行新型存款,可以采用靠档计息的方法来算。 下面来分析一下。 如果你是在大型银行或者中小型银行存的定期存款的话,如果你要是在存款还没有到期的情况下,想取出来的话,按照银行相关规定,只能是按照活期存款利率给你算。 这时候,如果你想减少一些利息损失的话,也可以办理部分提前支取,这样剩下来的钱就可以继续按照原来的存款期限来计算利息了。 比如,你存了10万元1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为1.75%。 存了9个月需要急用钱5万元,一个方法就是全部取出来,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只提出来5万元。 提取利息按照活期利率0.3%来计算。 如果你一次性全部取出来的话,那么你获得的利息将只有*0.3%*9/12=225元,将损失利息为1750-225=1525元。 如果你只取出来5万元的话,这提前支取的5万元获得利息是112.5元,那么另外5万到期后将获得的利息总共是875元,这样你损失的利息只有1750-875-112.5=762.5元。 因此,一般来说,提前支取的话,最好是部分支取更划算一些。 现在民营银行依托网络推出了很多新型存款产品,这些存款产品年利率较高,而且也比较安全,还可以方便的提前支取,提前支取的时候采用靠档计息的方法来计算利息,可以说比较划算。 下表是民营银行新型存款利率表,从中可以看出来亿联银行5年期存款产品年利率可以达到5.68%,这款产品提前支取也非常方便,而且靠档计息的利息比较高一些。 这款亿联银行5年期存款产品,提前支取利率如下表所示。 可以看出来,如果是持有1个月以上,不到一年,如果提前支取的话,年利率可以按照1.75%来计算。 如果是存满3年以上,不到四年的话,提前支取年利率可以达到5.42%。 可以看出来,这样的存款产品,持有到期年利率很高,如果没有持有到期,提前支取的话,年利率也还是比大型银行同期存款产品利率高一些。 综上所述,如果是存大型银行或者中小型银行定期存款,那么提前支取的话,只能是按照活期利率计算。 如果你存的是民营银行新型存款的话,可以按照靠档计息的利率来计算,一般还是比较划算的。 感谢阅读!方法很多啊,请不要再把好好的“定期”喊成“死期”OK?哪家银行有说自家的产品是“死期”?定期存款急需用钱要取出,具体利息算法还要参照各大银行的规则。 一般来说,最死的定期计息模式大概就是如下:遇见这种那就没得谈了。 如果附加条件中有“可质押”、“可转让”,那有的谈,以某行一张 大额存单 的产品说明书为例:“已按大额存单固定利率付息的,扣减已付利息与按挂牌活期利率利息的差额”这话说的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现在有一些存单,是按照月、季、年来支付固定利息的,在未到期之前,可能储户已经获得一部分利息了,那么事后想全额支取的话, 之前已经拿的固定利息得扣除,补差价。 另外,请注意“可质押”这一条件, 如果你觉得急用钱也就三五天 周转 ,或者一个月,那么可以先把这笔存单质押给银行(一般是哪家买存单,哪家银行提供质押),换取短期贷款。 设20万元3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4.18%,银行按抵押物8折给予贷款,那么就是16万现金,每元日息2元(其实已经比较高了,一般2元不到),假设你急用30天周转,那用钱的成本就是2*16*30=960元——那么就是用960元的成本,保住了多元的定期存款收益。 还有一些银行的存单,是支持“转让”的,一般现在线上即可操作,让渡一些利息给下家,那么其他本行用户可以选择接盘,你直接提现就好。 这样的好处是,大家对于利息的多少有个商议区间,不至于直接按活期利息算这么惨。 随着T+0产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也希望自己的钱既能有高收益,又可随用随取。 除了众所周知的余额宝(余额宝并非存款,而是货币基金)之外,银行许多存款产品都纷纷打破了“定期”、“死期”。 1.阶梯计息 最网红的自然是某联银行的智慧5年定存,是非常典型的 阶梯式计息 存款产品。 2.在保底金额基础上玩“T+0” 比如有些存款的计息规则是这样的: 保底存入1万元存5年,利率3%,剩余部分出入资金仍按此利率结算,但可以t+0支取。 怎么理解呢,就是银行请你存一笔钱三年不要动,利率3%,剩余的钱进出自由,都按3%算。 听着也不差啊。 作为银行,揽储好像是天性,总希望你留存那么一点,但是时代也变了,没办法自说自话,所以就出了很多变通的计息规则。 通常情况下,如果存款人在银行办理的是定期存款的话(也就是题主所说的死期),一般是不建议提前支取的,因为提前支取会损失掉定期的利息,而提前支取出来的金额只能按照支取当日的活期利息计息,当然,定期存款中的未支取部分,依旧可以按照之前约定的定期利息计息。 所以,卡卡大人建议,我们平时留够足用的生活开销花费,把多余的部分存入银行定期,这样可以避免急用钱的时候支取所损失的利息。 另外,也可以把定期存款的金额,分成几个小份来分别定存,比如某个存单可以定存三个月、六个月、一年等,这样急用的时候,也是可以减少利息的损失的。 死期,这是上了年纪的客户的叫法了,现在的年轻人一般都不会这样称呼了。 通俗的讲,你说的死期一般称为定期存款了,广义上理财产品,基金等不能随时变现的都可以称为死期。 以存款为例,多年以前绝大部分银行的定期存款都是可以随时支取,但是以活期利率计算利息(即便你存了三年期的钱明天就要到期了但今天有急事必须取出来。 。 。 。 。 。 )。 但随着利率市场化和银行间竞争的加剧,各个银行都出现了靠档计息的存款产品,甚至对大额活期存款都出现了按照存款基数来计算利息的产品(例如建行的聚财系列产品)。 如果你你购买的是理财\保险等理财类死期,会存在提前支取本金都不能全部支取的情况,甚至根本无法提前支取。 其实不管存款还是理财类,现在大部分银行都有质押贷款业务可以应急使用,手续方便,贷款利率很低,完全可以用来应急。 这个要看你存的是什么样的定期了!普通的整存整取可以提前支取,支取是按最新的活期存款利率计息,而有的银行有靠档计息的产品,比如满半年不满一年的,按半年期定期存款计息等!当然也有不允许提前支取的特殊定期!另外如果着急用钱,除了提前支取外,也可以质押贷款,如果短期需要用钱,可以考虑质押贷款,缓解燃眉之急! 1,定期存款提前支取仅限办理一次。 2,提前支取部分按照支取日银行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计算利息;剩余未支取部分仍按照原存单利率计算利息。 3,如果提前支取数额较大或已临近存款到期日,利息损失回较多,可询问银行有无存单质押贷款办理,可相应减少损失。 1、如果你存的是智能定期存款,那么支取的时候是靠档记息,即存够一年按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利息,存够两年按两年定期存款利率记息。 2、如果是传统的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按照当天挂牌的活期利率计算利息。 3、如果你需要支取的金额不多,可以部分提前支取,支取部分按照活期利率记息,剩余部分仍然为定期存款。 一般银行提供一次提前支取机会,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多次办理部提。 可以咨询存款银行具体规则。 4、如果存单快到期的话,可以选择在银行做存单质押贷款,存单质押贷款利率较低,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利息损失。 其实你的问题其他很多人会遇到过,这种提前支取如何计算利息也是分情况的,首先提前支取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但是一般情况是一笔定期在一个周期内只可以提前支取一次,第二次就需要全部取出,所以,提前支取可以,但是还是有一定条件的,那么提前支取利息怎么算,第一,如果是普通银行存款,那么未到期支取只可以享受活期利息,这个是没有多少的,目前是0.3%,也就是一万块活期一年是30元,第二,如果是银行大额存单,那么会有靠档计息的这个规则,假设你是存三年的大额存单,现在过了一年想要全部以前取出,那么这个大额存单就会靠档一年定期计算一年定期利息算给你,是比较灵活和的,当然,大额存单开立是有一些条件的,一般是二十万起存,如果提前支取,所剩余金额不能低于起存金额,所以,银行产品有很多种,有时候还需要咨询一下再办理,其实可以给自己带来很多意外的惊喜。